“謝謝你們一直想著我們,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殘疾人的關愛,真的太感謝了!”在閘口街道承德小區,67歲的齊老爹坐在嶄新的電動輪椅上,一個勁地向清江浦區統一戰線“敬老助殘”社會服務隊的同志們表示感謝。
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基層統戰工作所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多變,民主黨派、民營企業家、新階層從業人員等統戰對象的統計人數也不斷攀升,但“看似千軍萬馬,點將無人應答”,當前基層統戰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,仍然依靠原先的老辦法、老思路顯然是行不通的,問題出來了,答案怎么解?
清江浦區是淮安市的主城區,擁有常住人口超過70萬,其中民主黨派、民營企業家等統戰成員總數約20萬人,清江浦區擁有良好的統戰“土壤”,但還需要精心“施肥”,才能結出鮮艷的“同心花朵”。今年以來,該部以“我為群眾辦實事,統戰服務基層行”為主題,創新打造“1234”基層統戰新模式,形成一批覆蓋統戰階層全領域、輻射鎮(街道)村(社區)多層次的有形載體,打造基層統戰新格局。
基層統戰“如何干”?——明確“1”個總體思路。
基層可支配可使用的統戰資源那么少,很多鎮街、村居在統戰工作方面呈現出沒有人員、沒有經費,沒有陣地的“三無”現狀,清江浦區是怎么干的?明確“黨建引領,統戰聚力”這個總體思路是關鍵?;鶎咏y戰資源少、體量小、活動少,這樣的困境應該如何破除?答案就是堅持“黨建引領”,該部依托全區554個黨建網格,引導全區所有統戰成員下沉到網格中去,做到糾紛在網格上化解,困難在網格上解決,和諧在網格上構建。短短半年時間,該區統戰成員聚焦服務基層,積極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,統戰服務基層行”實踐活動,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第一步,深入基層群眾、深入村居一線,廣泛聽取意見、了解民生需求,累計化解各類糾紛200余起,為群眾辦實事1000余件,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統戰人才優勢。
基層統戰“誰來干”?——建好“2”支統戰隊伍。
針對基層統戰力量薄弱、專業能力不強、服務社會的渠道和平臺不多,難以常態化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問題。既然有了好的思路,基層統戰到底靠誰來干?
該部將強化統戰隊伍建設作為重要抓手,組建了兩支隊伍,即在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和民營企業組建統戰委員和統戰聯絡員隊伍;在社會層面組建醫療、法律、文藝等多個基層同心志愿服務隊伍。目前,該區169家設立黨組織的民營企業配齊統戰委員,499家未設黨組織的民營企業配齊統戰工作聯絡員;400余名統戰成員建立了10支的各類志愿者隊伍。為解決基層統戰缺錢少人的困境,區委每年安排不低于40萬元的基層統戰工作專項經費,支持保障基層統戰陣地建設與開展為民服務活動。
基層統戰“在哪干”?——構建“3”級統戰網絡。
基層統戰陣地建設覆蓋率不高,空間布局不均衡、活動形式較單一、陣地作用不充分等問題,仍然是制約基層統戰工作的主要因素,抓好基層統戰工作必須破解陣地覆蓋率低、利用率低、影響力弱等問題。
該部按照“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、小區(網格)”分類推進3級統戰陣地建設,在鎮(街道)建立“同心聚力創新實踐中心”,長西街道等統戰陣地團結廣大統一戰線成員,聚焦各地發展的難點,群眾反映的痛點,民生建設的堵點,廣泛凝聚智慧力量,為轄區群眾和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貢獻力量;在村(社區)層面建設“同心驛站”,新新家園社區、京南社區等統戰陣地已經常態化開展文明城市創建、慰問老人、書畫培訓、手工制作等活動50多場次;在小區(網格)層面建立“同心工作室”。北京花園、富春花園、清江華府等小區分別建成“睦鄰會客廳”、“同心書法工作室”、“民革同心工作室”等“同心工作室”,針對不同需求,有側重地為小區群眾提供各類社會服務。
基層統戰“怎么干”?——用好“4”張工作清單。
只有辦法切實可行,工作成效才能顯著。針對以往存在的服務群眾質量不高、整改落實不徹底等瑕疵,該部創新“四單工作法”,推進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走深走實。編制基層需求清單:圍繞黨的建設、社區治理、環境整治等基層最急需、群眾最期盼解決的問題,通過入戶走訪、調查問卷,全面了解居民民生需求。編制統戰資源清單:發動統戰成員結合自身特色亮點和資源優勢,梳理整合出統戰成員“資源庫”,編制統戰資源清單。編制雙向服務清單:按照10類24項結合資源清單編制雙向服務清單,確保服務項目多樣化、服務內容精準化、服務效果明顯化。編制特色品牌清單:及時梳理一批優秀服務成果,形成“我為群眾辦實事,統戰服務基層行”的基層統戰特色品牌清單,放大統戰陣地的品牌影響力。
截至目前,該區已在關愛留守兒童、老年人關愛等10個方面征集群眾需求1200余條。組建了2支綜合社會服務隊以及醫療、法律、文藝、生活、公益、宣講等8支專業社會服務隊,提供知識宣講、法律服務、醫療保健等10余類統戰資源,先后開展社會服務活動20余場,參與解決群眾問題1000余件。